1. 团队名称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域科研团队
2. 成立背景与定位
背景:基于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转型的发展趋势,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车联网通信、自动驾驶算法、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瓶颈。
定位: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整合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环境科学等多领域资源,推动车路云协同技术创新,致力于实现道路安全提升、交通效率优化及绿色能源应用,服务国家智能交通战略需求。
3. 团队特色
学科交叉性:计算机、电子、汽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
产学研协同:与吉利集团等车企及政府机构共建技术转化通道
人才梯队化:中青老结合,含资深工程师、科研骨干与青年教师
标准化建设:主持企业标准制定,参与行业技术规范研究
教育实践结合:建设品牌课程,指导学生竞赛成果显著
4. 团队负责人
汤忠盛 工学博士、副教授
智能车辆工程教研室主任,“双师型”教师。任职以来荣获“优秀教师”两次,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10项,指导学生主持创新创业项目3次,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2022年11月获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首批推介名单,完成智能车辆控制工程、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两门线上资源建设(学堂在线、学银在线)。主持参与基于“双碳”背景下四川融入双循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吉利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智能车辆技术研究团队联合组队参加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IVFC”、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应用型本科(民办)教育改革研究、汽车工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信息化时代下智能网联汽车虚拟实验室建设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探索等项目。
负责吉利学院-西南交大“中德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智能车星路云协同感知与安全技术实验室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建设。
5. 团队成员
团队由6名核心成员构成:张秀红、向静波、朱慧敏、张剑、石金明、魏一
6. 研究方向
(1)智能网联系统开发
车载通信技术:V2X通信协议设计(V2V/V2I/V2P)
高精度定位导航:GPS/INS/地磁多源融合定位
自动驾驶算法:路径规划、避障控制与决策支持系统
(2)智能交通管理
交通信号动态优化
交通流量预测与监控系统
车路协同信息交互平台
(3)新能源与安全技术
燃料电池效能优化
碰撞预警与紧急制动系统
基于AI的车道保持技术
(4)数据处理与系统集成
大数据清洗与可视化分析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算法开发
车规级硬件-软件联合测试验证
(5)控制与执行
容错控制:在传感器/执行器故障时保持稳定性(如基于滑模控制的冗余设计)。
线控底盘(X-by-Wire):研究转向/制动/驱动的全电控化与延迟优化。
7. 研究基础
(1)科研项目
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
校企合作项目10项(含吉利集团合作项目)
校级品牌课程建设3门
(2)论文成果
SCI收录论文8篇(智能控制、能源技术领域)
EI收录论文17篇(智能交通、车辆工程领域)
核心期刊论文5篇
(3)知识产权
授权发明专利4件(氢能源技术相关2件、车联网相关2件)
实用新型专利25件(车辆控制装置、传感器模块等)
主编教材3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导论》等)
(4)行业服务
主持编写企业标准2项
参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为3家车企提供新能源技术顾问服务
(5)实验条件
车联网通信仿真实验室
自动驾驶算法开发平台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中心
(6)学术兼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专家智库网专家
吉利集团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专家库专家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汽车行业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