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团队名称
智能车辆新能源系统研究团队
2.团队介绍
(1)成立背景与定位
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结合新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交叉学科优势,聚焦动力电池能源的梯次利用、能源存储与转换、废旧电池回收等核心问题,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能源系统的高效化与可持续发展。
(2)团队特色
多学科交叉:融合新能源科学、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等技术领域
全链条研究:覆盖电池材料研发、系统集成、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
产学研结合: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3.团队负责人
孙鹏教授,博士,新能源系统领域专家
荣誉介绍:教授,工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2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各一项,主持校级课题七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EI收录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1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副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2部。近年来主要从事新能源技术的教学和科研,担任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项目评估咨询专家、成都市东部新区人才发展促进会会员,参与大量企业项目工作。
4.团队成员
团队由9名核心成员构成:孙鹏、王龙杰、黄兴家、程超、姚燕、潘彦铭、席林、唐月、刘文熙
5.研究方向
(1)基础材料研究
高效电池材料研发(锂离子/固态电池等)
新型能源存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2)系统技术开发
电池管理系统(BMS)优化
多能源形式存储系统集成
智能充电技术开发
(3)应用技术研究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技术
新能源系统安全性提升
能量转换效率优化
6.研究基础
(1)主要科研项目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充电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开发(校企合作项目)
(2)主要论文成果
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
(3)授权发明专利
授权新能源系统相关发明专利4项
(4)行业服务
参与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编制团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技术规范》
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中心
(5)实验条件
新能源汽车 “三电” 实验室
高性能电池应用实验室
甲醇燃料电池实验室
甲醇动力实验室